校训:志存高远,厚德博学

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教风:严、实、新、活

学风:乐学、善问、慎思、明辨

  •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濮阳市青少年 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网站首页    校园动态    濮阳市青少年 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濮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第一章  概述

濮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大赛”)是一项体现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我市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市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一、宗旨

举办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濮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濮阳市教育局、濮阳市科学技术局。

主办单位共同成立市级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作为创新大赛领导机构。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濮阳市青少年科技中心。

三、举办时间

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市级创新大赛举行时间为2018年11月。具体时间参考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确定。

四、活动内容

创新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活动板块,活动内容包括创新项目竞赛和创新作品评比展示。

创新项目竞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

创新作品评比展示包括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学影象作品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五、组织要求

各市直学校、市油田教育中心、县区科协、县区教育局和县区科技局为基层组织机构,负责各地区的组织和推荐工作,参赛者要首先参加基层组织机构的申报活动,经基层组织机构推荐后参加市级创新大赛组委会申报。

各组织机构要对申报材料和参赛者资格进行认真审核,并在申报表内出具审查意见,保证申报者资格符合要求,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凡因申报者资格和上报的表格资料出现问题而影响作品评审的,由各相关组织推荐单位负责。大赛结束半年内,如发现资格不符合规定、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者,将取消参赛者获奖资格,收回其所获名次和奖励。

六、申报时间

2018年11月1日—20日,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受理各基层组织机构上报的作品,逾期不再受理。

七、奖励措施

市级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大赛专家评委会,对各项申报活动进行评选,参照项目申报数量,确定项目奖项,由主办单位统一表彰,颁发获奖证书,并依据省赛推荐名额择优推荐上报参加省赛。

八、申报注意事项

纸质信息与电子版的信息必须保证完全一致,一旦申报,便以此为准,不得再修改。学校名称要填写全称,包括区县、学校全称。所有申报材料不退回,请自行做好材料备份工作。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申报表上没有按要求签字、盖章的,视为无效申报。

第二章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第一部分:申报要求

一、申报者及项目要求

1.竞赛项目的申报者为:现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

2.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竞赛当年内完成的。

4.连续多年的研究课题,在项目申报时,必须提出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5.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名成员,并且必须是同一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合作项目;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半途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6.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二、申报材料

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当年组织方提供的申报书,认真填写。

2.项目研究报告及附件资料:应提交完整的项目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各类原始材料作为附件应分类编号,装订成册。

发明类项目须提交项目研究的原始设计资料、各种图表(外观图、结构图、原理图)、活动照片等。

科学研究类项目须提交科学研究论文,须提交能说明项目研究过程的原始材料,如项目研究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活动照片等。

3.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选手必须自行或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对类似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学科分类

一、小学生项目学科分类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 个领域。

1. 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如: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 生命科学(LS)——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如: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 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ES)——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如: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 技术与设计(TD)——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 行为与社会科学(SO)——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研究人或动物的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二、中学生项目的学科分类

1.数学(MA)——指形式逻辑或各种数字及代数计算的开发,以及这些原理的应用,包括微积分、几何、抽象代数、数论、统计学、复数分析、概率论等。

2.物理与天文学(PA)——指能量及其与物质作用的原理、理论和定律,包括固态物理、光学、声学、粒子、原子物理、原子能、等离子体、超导体、流体和气体动力学、天文和宇宙学、热力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量子物理学、力学、生物物理学。

3.化学(CH)——指对物质性质和组成以及其所依从的规律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不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塑料、燃料化学、杀虫剂、冶金学、土壤化学等等。

4.微生物学(MI)——指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真菌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5.环境科学与工程(EE)——指对于(空气、水及土地资源)污染源及其控制的研究、生态学等,包括大气科学、气候科学、环境对生态系统影响、地球科学、水科学、生物降解、土地开垦、水土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管理、污染控制,废物的回收、管理和处置等。

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C)——指生命活动进程中的化学,包括分析生物化学、医药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

7.生物医学(BM)——指对于人类及动物的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生理学、疾病遗传学、营养学、病理生理学、转化医学等。

8.工程学(EN)——指技术,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及实际应用的项目,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天与航空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

9.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CS)——包括互联网技术及通信、计算机制图技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网络安全、数据库、操作系统、编程;电路、物联网、微控制器、网络与数据通讯、传感器、信号处理、机器人与智能机等。

10.动物学(ZO)——指对动物的研究,包括动物遗传学、鸟类学、鱼类学、爬虫学、昆虫学、动物生态学、古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生理节律学、畜牧学、细胞学、组织学、动物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神经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研究等。

11.植物学(BO)——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括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林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溶液培养、海藻等。

12.能源科学(ES):包括替代燃料、燃料电池和电池发展、微生物燃料电池、太阳能材料、水力发电、核能、太阳能、火力发电、风能等。

13.行为与社会科学(SO):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

第三部分:评审原则

“三自”和“三性”原则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指项目内容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设备或工具的设计或使用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工作从新的角度或者以新的方式方法回答或解决了一个科学技术课题。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7)小学生项目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重点考查项目研究过程中对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从科学探究的五个要素进行评审: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第三章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项目分类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分为科教制作类和科教方案类。

    科教制作类项目是由科技辅导员本人设计或改进的为科技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具、仪器、或设备等。其中,科教制作类按学科分为物理教学类、化学教学类、生物教学类、数学教学类和其他。

    科教方案类项目是由科技辅导员本人设计撰写的科技教育活动或教学的方案。

二、申报

(一)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申报者为中小学校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各级教育研究机构、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活动场所的科技教育工作者。

2.每个申报项目只能有一名申报者,不接受集体项目申报。

3.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参赛项目。

4.申报者所申报的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项目必须是从当年 7 月 1 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科教方案类项目须是已经开始实施或实施完成。

5.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果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二)申报材料

申报者需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申报书:完整填写大赛组委会当年发布的申报书。

2.项目报告:必须是单独于申报书之外的书面报告。 

科教制作类的项目报告须包含以下内容的文字介绍,并附实物照片或设计图等:

(1)项目的科学原理。

(2)项目的教学用途与用法。

(3)在现有教具基础上的改进点和创新点。

(4)项目的其他介绍。

科教方案类的项目报告须包含以下内容的文字介绍:

(1)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与目标。

(2)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3)方案的主体部分:

a.活动内容、过程和步骤

b.难点、重点、创新点

c.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

d.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e.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4)活动已开始实施或实施完成的证明材料。  

三、评审原则

1.科教制作类项目评审原则

   (1)自己选题:制作选题必须为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实质性的改进部分应由本人设计。

   (3)自己制作:本人应参与力所能及的全部制作。

   (4)科学性:该项制作克服了现有成品的某些缺陷或不足,比现有成品更趋合理。

   (5)先进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材料、工艺、手段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6)实用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制造、成本、使用效果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改进,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方面,有显著进步。

    2.科教方案类项目评审原则

   (1)科学性:方案所述概念和原理具有可靠性,即不违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技术和工程学等所涵盖的基本规律。

   (2)教育性:符合科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青少年有较大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空间,能启迪青少年主动学习,能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有利于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青少年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有利于青少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方法、创新能力的养成。

   (3)创新性: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整个教学或活动的构思新颖、巧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4)可行性:符合方案设计对象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具备方案实施的必备条件;不会超越当地科技、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便于在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不增加青少年的负担。

   (5)示范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着重解决青少年所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便于推广普及。

   (6)完整性:活动过程完整;实施步骤阶段清晰、具体,过程连续且有始有终。

第四章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规则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旨在鼓励青少年在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用科学思维和创意设计解决方案,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一、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应是针对生活中或科学技术领域中某一个问题所提出的创新性科学设计或解决方案。

2.作品主要以文案形式说明创意,内容应包括对问题的描述、相关背景综述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的设计模型、解决思路、方案等。可附加设计图或图片。

3.作品内容应为申报者本人提出,文案和设计图等应为本人撰写制作,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中内容不得仿冒、抄袭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及著作权。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者:申报时为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仅接受个人申报,不接受集体作者的作品。

2.申报材料:完整填写的申报书。

三、评审标准

(1)创新性:选题独创,设计构思新颖,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策略有创新。

(2)科学性:解决方案或设计采用的是科学方法或选题属于科学、技术或工程问题。

(3)实用性:选题应有生活实际或科技发展需求。

第五章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一、学科分类

1. 物质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

2.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 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 技术与工程: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其他:不属于上述四类学科的其他科技内容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要求

1. 申报的科技实践活动应是青少年以团体(如:小组、班级、社团、年级、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名义,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围绕某一科技主题开展的具有一定科普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

2. 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符合以下原则:

(1)亲历性: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2)自主性: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3)协同性:广泛的社会合作和参与。

(4)整合性: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整体认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活动目的明确,有完整的活动计划或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器材或材料、活动内容、组织实施方法、总结交流方法等)。

4. 按照活动计划或方案完成了活动并进行了交流总结。

三、申报要求

1. 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均可以团体名义将其参与或组织的科技实践活动申报参赛。

2. 对于以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名义申报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在校学生总数或本地区学生总数的 30%以上。

3. 申报团体需提供以下材料:

(1)完整填写的申报书。

(2)活动报告及附件:活动报告应由活动组织者(或主要参与者)撰写,报告内容包括活动选题、设计、准备、实施、成果、总结反思或建议等,字数不超过 1 万,可附相关图片、学生活动成果或体会、活动成效的评估报告或新闻报道等。

四、评审标准

1. 示范性:活动选题、活动设计理念和组织形式有创新和示范作用,实施过程中有广泛或深入的社会合作和参与。

2. 教育性:活动内容和形式符合参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兴趣。

3. 完整性:活动报告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活动成果明确突出并进行了实践成果的交流总结。

第六章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

一、作品要求

1. 作品内容: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内容应为少年儿童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情景。

2. 作品形式:参赛作品的画种、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作品尺寸规格为 4 开。

二、申报

(一)申报者和申报项目要求

1. 创新大赛举办次年 7 月 1 日之前,凡年龄为 5-14 周岁的少年儿童独立完成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均可申报参赛。

2. 参赛作品应为个人作者的原创作品。

(二)不接受的申报

非绘画类的美术品与工艺品;画幅尺寸不符合规定;包含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等。

(三)申报材料

1. 完整填写的申报书。一式2份,其中1份贴于绘画背面左上角。

2. 绘画作品1幅,作品的电子副本一份。文件格式为 jpg,分辨率为 300dpi。

三、评审标准

1. 想象力:作品选题的新颖程度和创意所展现的想象力。

2. 科学性:作品主题思想与科学技术相关。

3. 绘画水平:作品创意的画面表现力,包括画面设计、色彩处理和绘画技巧。

第七章 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比赛规则

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的目的是要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形式,促进科学影像类科普资源的创作。

一、申报者

   中小学校(含中专、技校等)在校学生,以个人或集体(限3名之内)名义创作的科学影像作品。

二、申报要求

   (1)申报作品以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技发展、科学生活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问题为探究对象,亲自拍摄、制作完成的科学DV、科普动漫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具有科普意义,适合青少年观赏。

   (2)申报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无版权争议。若发现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一律取消申报和评奖资格,如涉及版权纠纷,由申报者负责。

   (3)作品素材应为作者直接拍摄或创作,不允许大量引用网络下载的视频或动漫资源。申报作品须符合STS评价标准,体现科学探究、多媒体技术、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申报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获奖作品的使用权由作者与主办单位共享,主办单位拥有出版作品集、公开展映展示、宣传推介等作品使用权。

三、作品标准

     1、科学DV作品:是指利用DV影像技术,拍摄青少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的能够体现科学探究、DV技术、人文精神的视频短片。

   (1)科学DV作品时长为5—10分钟;

   (2)作品画面稳定,无跳动、闪烁和变色,画面清晰,层次分明,色彩自然,无跳帧、漏帧现象;

   (3)作品配音应采用标准的普通话,音质清晰,无杂音;声音和画面同步,音量适中,配音与背景音乐成比例,不失真,无明显过大过小或时大时小,无明显背景噪声;

   (4)申报科学DV作品视频文件请统一采用MP4格式;视频比例为4:3;分辨率640×480。科学DV作品请自行保存MPEG-Ⅱ或其他高清格式,获奖作品如需要提供清晰格式,组委会办公室将再与作者联系上传。

    2、科普动漫作品:围绕某一科普主题,创作完成的具有科普意义的   FLASH动画、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动画等动漫作品。

(1)科普动漫作品时长为1—5分钟;

(2)作品主题突出、集中鲜明,结构紧凑,内容完整,形式生动;

(3)作品配音应采用标准的普通话,音质清晰,无杂音;声音和画面同步,音量适中,配音与背景音乐成比例,不失真,无明显过大过小或时大时小,无明显背景噪声;

(4)申报科普动漫作品视频文件请统一采用swf格式,视频比例为4:3,分辩率:1024*768;舞台缩放(scaleMode)设置为showAll。科普动漫作品请自行保存fla、as等源文件,获奖作品如需要提供源文件格式,组委会办公室将再与作者联系上传。

四、评审标准

   (1)科学(Science)——科学探究(探究选题与探究过程)—体现在探究选题的新颖性、探究方法的合理性、探究步骤的完整性、探究结论的创新性。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应包括观察与提问、猜假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等六步骤。

   (2)技术(Technology)——多媒体技术(拍摄、剪辑、制作)—体现在青少年学习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影像作品拍摄、剪辑与制作的各方面技能,包括拍摄画面是否清晰,拍摄镜头是否稳定,以及在剪辑制作过程中,素材处理是否合适,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技术。

   (3)社会(Society)——人文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在培养青少年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尊重事实,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好奇心,抓住不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合作的意识和乐趣; 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了解社会,尊重劳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七章 附  则

一、知识产权保护

1.参赛者申报的项目不得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2.参赛者申报的项目所包含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或视频资料均受版权、商标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参赛者同意,上述资料均不得在任何媒体直接或间接发布、播放、出于播放或发布目的而改写或再发行,或者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但对参赛项目内容摘要汇编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的出版发行的权利属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有权对参赛作品举办非商业目的的展览。

3.为了维护参赛者的合法权益,大赛主办方建议参赛者在参赛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否则,由此给参赛者造成的损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二、优秀科技辅导员和优秀组织单位

优秀科技辅导员根据老师自己申报的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奖情况、辅导的学生创新作品获大赛一等奖等情况来确定;优秀组织单位由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申报单位的工作总结、分配名额数量确定。

三、所有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一经提交恕不退还。

四、本规则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


2019年1月15日 18:24
浏览量:0
收藏

校园动态

安全教育

校长信箱